本文目录一览:
什么记载了周三进一的方法
“周三径一”:中国古算书《周脾算经》(约公元前2世纪)的中有“径一而周三”的记载,意即取π=3。
我国第一部《周髀算经》中,就记载有圆“周三径一”这一结论。在我国,木工师傅有两句从古流传下来的口诀:叫做:“周三径一,方五斜七”,意思是说,直径为1的圆,周长大约是3,边长为5的正方形,对角线之长约为7。这正反映了早期人们对圆周率 π和√2 这两个无理数的粗略估计。
亚洲中国,最初在《周髀算经》中就有“径一周三”的记载,取π值为3。 魏晋时,刘徽曾用使正多边形的边数逐渐增加去逼近圆周的方法(即“割圆术”),求得π的近似值1416。 圆周率 汉朝时,张衡得出π的平方除以16等于5/8,即π等于10的开方(约为162)。
你可能想看: